Grannie Green Revivial

For post before Aug 09, please read it with Traditional Chi Big 5 Code

Green Tax Break

一直以來,環保都有「污染者自付」的概念,但如果只是處分污染者,並不足以解決所有環保問題。

財務措施對環保應該有罰也有賞,對於一些對環保有利的措施,應引入「獎賞環保者」概念,透過提供稅務寛免。例如,商業機構若在減少廢物上有進步,應獲利得稅寛免。計算也不難,因每一噸廢物的處理費用有得計,政府可按商業機構減省的廢物量,計算寛免的金額。

May 31, 2010 Posted by | Uncategorized | Leave a comment

香港要立法刪減多餘巴士線

運輸署終於公布2010-11年度刪減低使用率巴士路線的計劃,涉及73條巴士線,可減省37輛巴士和570架次,佔繁忙幹道巴士班次約1.7﹪,可減少排放0.3﹪可吸入懸浮粒子和0.7﹪氮氧化物。

運輸署費盡九牛二虎之力,才能提出環保效益如此微不足道的巴士路線削減計劃,實在令人失望,顯示地區政客所起的政治阻力,已讓香港公眾健康受到嚴重傷害。

以其中一項合併計劃,即九巴6號和6A線為例,兩線行經美孚至尖沙咀天星碼頭,大部份路線重覆,而且早已有地鐵可取代,即使在繁忙時段,使用率亦不足六七成,早應取消或只保留荔枝角總站至美孚一段,再提供地鐵的轉乘優惠。

不過,道理在地方政治場上是不管用的。現在只是合併路線,也受到地方政客阻繞。政府官僚畏縮不前,改動只是望梅止渴。

此外,運輸署提到的73條路線以外,當中有不少並不在中環、銅鑼灣和旺角等路邊空氣污染黑點,即使刪了,也未必對改善空氣污染有很大幫助。

大家亦不要忘記,有很多巴士線仍是可以減少的,不過並不在73條巴士路線之列。例如,行駛金鐘至海洋公園的629號線(車費$10.6),已與行駛中環碼頭至海洋公園的6號專線小巴線(車費$10.5)重疊,除了在周末和假日外,實在看不到這條城巴巴士線的需要,何不讓告士打道和香港仔隧道可以減少一些行車量?同樣道理,通往半山麥當奴道的12A巴士線(車費$4.4),也有專線小巴1A線(車費$4.2)可替代,也是可以刪減的路線。

巴士排廢量大,刪減使用率低的路線,可低成本高效益地改善空氣質素,遠比換新巴士這種高成本,而且受制於生產瓶頸的拙劣主意更有即時效果。無奈,在現實的政治中,劣幣總是驅走良幣的。

運輸署內部雖已訂出合併和刪減巴士路線的標準,即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:
(一)繁忙時段只能維持15分鐘一班;
(二)非繁忙時段只能維持30分鐘一班;以及
(三)在最繁忙的一小時內載客率少於50﹪;
就需取消或與其他路線合併。

既然政府已訂出合情合理的標準,何不以立法模式,強制刪減多餘的巴士路線?透過法例硬性規定,才可壓倒政客的袒護小我,犧牲大我的行為。香港的空氣質素,才會有救。

May 30, 2010 Posted by | Uncategorized | Leave a comment

5.16低投票率死因分析

「變相公投」最終以17.1﹪的史上最低投票率落幕,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勝利。本文只想從技術層面做些觀察和檢討。

首先,變相公投運動無論是天時、地利和人和均處於極不利的位置,一開始時已是一個高難度、破碇甚多的冒險策略。

公投五子選擇在一月底辭職以啟動補選機制,觸發變相公投,時間上並不處於一個最有利的時機。每年的選民約在五月舉行,因此今次補選根本未能透過選民登記吸納一批新選民,尤其是年輕選民,這會令部份支持者欲投票而無從。

香港的政經環境也不利於這個運動。個人認為,曾蔭權施政的缺點雖已逐漸顯現,令部份市民生厭,但中間選民仍然接受他的管治。或許要多一點的時間,或者是今年年底,或者是明年年中,民怨才積聚夠足夠的份量,足以發動大規模的社會運動。另外,過去兩季,失業率約維持在4﹪的低水平,經濟增長實在難以激起大眾的憤怒,走去投票箱表達不滿。再者,在辭職與投票日之間,剛好碰上財政預算案,政府可透過財政手段籠絡人心,或最低限度安撫不滿。結果,預算案在薪俸稅、差餉、公屋租金、綜援、生果金,甚至上網費上都有着墨,雖然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,但社會上大部份人都嘗到甜頭。臨近投票時,政府推出「九招十二式」止住了樓市上升的趨勢,連最後一道火也被撲熄。此種釜底抽薪的做法,令反對的聲音難以如2003年七一遊行那樣,跨階層、跨世代凝聚。

變相公投始終不是真正公投。真正的公投是投議題,不是投人。今次則是在補選機制下的變相公投,結構上仍是選人而不是選議題。你在新西要投的是5號,在港島要投的卻是3號,根本難以統一訊息。在補選的機制下,其他人也可以參選。香港七百萬人,每區有三五七個名不經傳的人出來參選,是難以避免之事。多人參選,更會沖散投議題的氣氛。

人和更加不用說。變相公投運動由始至終,究竟是不斷團結爭取民主的同道,還是不斷撕裂民主派?請讀者自行判斷。甚至乎在辭職至投票日期間,公社兩黨在喊不喊「解放」口號、應否派B隊、勝負標準應否訂在25﹪投票率等問題,一而再,再而三地不咬弦。在共同敵人策略性隱退下,就連表面上的團結也不維持,怎不教支持者心酸?

除此之外,一些技術層面的錯誤也教人垢病。最初曾有聲音,指變相公投的時間應選在今年九月,甚至今年底。這個建議不無道理,除了可吸納新登記的選民,也可在暑假期間招納更多學生義工,並可積累不滿施政的憤怨,但要冒政府快刀斬亂麻通過政改方案的風險。

公社兩黨在一月底舉行大型集會後,就要等到復活節才有大型活動。期間兩個月,聲勢忽然中止,只有廣告文宣和零零星星的街頭活動,未能延續運動。未知這是否為了選舉經費的考慮,但熱情轉瞬間消散,對運動不利。

公社合在復活節舉行了遊行,本意是催谷變相公投氣勢,但向傳媒發布訊息的日子距遊行只有兩天,試問如何能大規模動員群眾參與?日子又選在復活節長假的最後一天,有很多市民仍在渡假中,為何不挑在前一點或後一點的日子呢?

變相公投最後一輪的街板宣傳,沒有咬緊一個主題,例如踢走功能組別,或向政改爛方案說不,不能激發支持者同仇敵愾之心。那個街板,在投與不投下又細分多個不同原因,以為大包圍可以大小通吃,其實花多眼亂目標不明。正如潘小濤所說,公社合未能鎖緊議題,是一大敗筆。

最後,順帶一提,就是今次主事的公社兩黨組織力弱,因而很倚重互聯網做動員的工具。無疑,網上動員有其威力,也能夠讓參與者更加直接地參與社運,因而與社運的傳統模式有所不同。不過,今次投票率結果也可以顯示出,網上動員也有其極限,對於不懂上網、無時間上網的人,網上文宣無法動員他們。互聯網是讓小眾感到舒服和得到自我認同的地方,但選舉是點人頭的,一些在小眾熱心關注政治圈子炒熱的題目,對大眾未必管用。大家不要以為政治圈、社運界、文化界和年輕人之間熱議之事,就代表沉默大多數有同樣的取態。

May 23, 2010 Posted by | Thoughts, Uncategorized | Leave a comment

Route 10

路邊空氣污染的問題長年困擾香港。政黨要求政府花數以十億元的公帤補貼巴士公司更換歐盟前期、一期和二期舊巴士,但政府卻說削減巴士線和班次更實際。

其實,即使我們真的一擲千金,但香港巴士的主要供應商,一年大概也只能生產二百多輛巴士,更換巴士的速度根本欲快無從。大家仍要等待2014年才能淘汰歐前和歐一的舊巴士。更換環保巴士,會如慳電贍券一樣,最終被發現只是一廂情願。

其實運輸署已訂了一套準則,如個別班次不頻密的路線,在繁忙時段只能維持15分鐘一班,以及非繁忙時段維持30分鐘一班,在最繁忙時,載客率仍少於50﹪,則應考慮削減該路線,或與其他路線合併。

那條路線要削,我就沒有數據。不過,看到港島10號線、5、5B、5X等線重疊,真想把它們削掉或合併。但不知道地方政客會否從中作梗了。

May 6, 2010 Posted by | Uncategorized | Leave a comment